常見的膜分離過程介紹
時間:2019.05.10
膜分離技術又稱為膜過濾技術,它是深度水處理的一種高級手段,根據膜選擇性的不同,可分為反滲透(RO)、納濾(NF)、超濾(UF)和微濾(MF)等。
微濾膜過濾(MF)
微濾膜過濾原理屬於篩網過濾,近似於過篩機理,能夠截留微濾膜水處理過濾原理相當於篩網過濾,能夠截留比膜孔徑大的懸浮物、顆粒、微生物等。
微濾主要截留溶液中大於約為0.05 μm的微生物, 在水處理過程中,微濾技術可以截留細菌及固體雜質,可用於醫藥、飲料用水的生產。微濾還可以用來做超濾或反滲透的預處理及終端過濾。
超濾膜過濾(UF)
超濾(UF)基本上是按分子量大小進行分離的壓力驅動膜過程。超濾膜的孔徑一般在 1—100nm之間,能夠截留分子量在300—500,000道爾頓的物質,包括多糖、生物分子、聚 合物和膠體物質等。大多數超濾膜所標稱的切割分子量一般定義為膜具有90%以上截留率的最小分子量。
超濾能夠去除水中能夠找到的任何最為細小的顆粒物,超濾的顆粒截留範圍一般可達到0.001-0.01微米,微濾的顆粒截留範圍比超濾要高出1-2個數量級,一般為0.1-0.2微米。
納濾膜過濾(NF)
顧名思義,是指具有“納米級孔”的膜,它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,對有機物截留分子量從200~1000 Dalton,對二價離子特別是陰離子的截留率可達99%,特別適用於低分子量物質的濃縮、脫鹽。
納濾也適用於水的淨化和軟化,脫除水中的三鹵甲烷中間體THM,低分子有機物和農藥、硫酸鹽等有害物。納濾用於乳清的濃縮、脫鹽在工業上也已應用,可將乳糖的濃度提高到29%,而灰份的脫除率達到90%之高。
反滲透技術(RO)
反滲透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膜分離技術,是依靠反滲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行分離的過程。簡單來說,反滲透是用足夠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(一般常指水)通過反滲透膜(一種半透膜)而分離出來,與滲透方向相反,可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進行分離、提純和濃縮溶液。反滲透膜的主要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範圍。
以上就是關於常見的膜分離過程介紹,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膜分離相關信息,請持續關注www.gongniupai518.com。
微濾膜過濾(MF)
微濾膜過濾原理屬於篩網過濾,近似於過篩機理,能夠截留微濾膜水處理過濾原理相當於篩網過濾,能夠截留比膜孔徑大的懸浮物、顆粒、微生物等。
微濾主要截留溶液中大於約為0.05 μm的微生物, 在水處理過程中,微濾技術可以截留細菌及固體雜質,可用於醫藥、飲料用水的生產。微濾還可以用來做超濾或反滲透的預處理及終端過濾。
超濾(UF)基本上是按分子量大小進行分離的壓力驅動膜過程。超濾膜的孔徑一般在 1—100nm之間,能夠截留分子量在300—500,000道爾頓的物質,包括多糖、生物分子、聚 合物和膠體物質等。大多數超濾膜所標稱的切割分子量一般定義為膜具有90%以上截留率的最小分子量。
超濾能夠去除水中能夠找到的任何最為細小的顆粒物,超濾的顆粒截留範圍一般可達到0.001-0.01微米,微濾的顆粒截留範圍比超濾要高出1-2個數量級,一般為0.1-0.2微米。
納濾膜過濾(NF)
顧名思義,是指具有“納米級孔”的膜,它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,對有機物截留分子量從200~1000 Dalton,對二價離子特別是陰離子的截留率可達99%,特別適用於低分子量物質的濃縮、脫鹽。
納濾也適用於水的淨化和軟化,脫除水中的三鹵甲烷中間體THM,低分子有機物和農藥、硫酸鹽等有害物。納濾用於乳清的濃縮、脫鹽在工業上也已應用,可將乳糖的濃度提高到29%,而灰份的脫除率達到90%之高。
反滲透技術(RO)
反滲透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膜分離技術,是依靠反滲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行分離的過程。簡單來說,反滲透是用足夠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(一般常指水)通過反滲透膜(一種半透膜)而分離出來,與滲透方向相反,可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進行分離、提純和濃縮溶液。反滲透膜的主要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範圍。